近日,浙江省教育厅网站发布一则信息,对2025年度浙江省参加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的机构和项目信息进行公示配资公司开户,公示时间为2025年9月23日至10月10日。
一起来看项目名单
👇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怎么区分?
适合哪类考生?
想读这类型的高校究竟该怎么选?
一文科普
👇
展开剩余82%中外合作办学类型
中外合作办学按照办学主体可将中外合作大学分为两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以专门的教育机构形式存在的中外合作办学,又可分为独立法人和非独立法人两种。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办机构:是指以教育机构形式存在的中外合作办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是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大学的主要存在形式,这类学校拥有独立的校名、董事、校长和办学章程。学生毕业则可以获得国内和国外的双文凭学位。
截至目前,这类大学有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温州肯恩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十余所。
*需要说明的是,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属于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因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所以归属于中外合作院校。
📌非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办机构:一般是设在大学里的二级学院,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未来科技学院。这些国内大学会跟国际知名大学合作,实现强强联手,培养国际化人才。这些办学项目的所有教学活动基本上在国内进行。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是指中方和外方院校以专业的形式进行合作,不是独立的办学机构,这类中外合作项目数量庞大,如中央财经大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复旦大学与挪威商学院合作举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等。
招生模式
中外合作办学通常拥有两个招生模式:计划内招生、自主招生。
计划内招生
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学生申请需要参加高考,填报志愿。录取的学生被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可注册国内高校的学籍。学生毕业后可获得中方或中外双方颁发的学位证书,证书受教育部认证。
自主招生
不纳入高考统一招生计划,学生不需要参加高考和填报志愿,只需参加学校举办的招生考试即可。完成课程后同样也可获得学位证书,并可通过中国留学认证服务中心认证获得学历证书。
培养模式
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可分为四种:“2+2”分段培养模式、“3+1”分段培养模式、“4+0”培养模式和混合培养模式。
2+2模式
学生在国内院校完成第一和第二学年的学习,后两年可自主选择在国内或国外合作院校完成学习,所学专业不变。
3+1模式
学生需要在国内院校完成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习,大四时可自主选择在国内或国外院校学习,所学专业不变。
4+0模式
学生大学四年都在国内完成学业,不需要出国,这是中外合作办学最主要的办学形式。通常采用这种模式的院校会引进外方原版教材和部分师资,保证国内学生不出国也能接触与国外相同的教育资源。
混合模式
进入大学后还会进行二次选拔,选拔通过后再进行2+2、3+1的分段培养。如果没有通过选拔,则按照4+0的模式。
哪类考生适合报考?
√ 英语能力较强
绝大多数合作办学专业课程都配备了许多外籍教师和国外原版课程,大学的课程难度和深度也远远超过高中阶段,如果英语能力一般,或者不喜欢学习外语,读合作办学会有一定阻碍,甚至影响正常毕业。而且很多合作办学都对英语单科成绩有限制,报考前需关注单科要求。
√ 有明确的生涯规划
合作办学可进可退,既能直接就业,也可选择到国外读研深造,不管是哪个方向,都需要家长和学生对整个大学生涯作深入规划。
对于想留在国内的,可以选择一所4+0模式的合作办学高校。对于将来有出国打算的,可以选择一所2+2或者3+1模式的合作办学高校。
√ 家庭经济条件殷实
一般的合作办学学费低者几万元,高的能达到20多万元,虽然部分高校有丰厚的奖学金,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温馨提醒:
计划报考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考生,要提前关注所就读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是否经过合法审批;关注实际办学情况,尤其要仔细考量教育教学质量。
部分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的专业设置不多,专业选择受限,需根据专业意向选择院校。不同院校的招生形式不一,提前了解目标院校往年在本省的招生方式及要求。
最重要的是结合自身情况,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学习费用相对高于国内普通高校,家庭会承受更多经济方面的压力,对外语水平要求较高配资公司开户,语言方面压力大,特别是高一高二考生,要提前做好语言提升规划。
发布于:北京市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